一朵云在大人眼中,
是一团水汽。
在孩子眼中,
是马儿、是大象、是城堡、是亭台楼阁,
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
而美育就是,
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
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
美育是什么?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美育是通过一定的媒介让孩子看到美,听见美,触摸美,感受美,从而成为一个自由、敏感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化身生活的艺术家。
"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它不仅仅指视觉美学的培养,还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综合能力,是感性的、情感的、心灵的教育,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想象所及的地方,
鲨鱼在飞翔,
花朵在歌唱,
石头也变得柔软。
美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它不是功利的,它是在让孩子慢慢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好。
「自然」育人,「城市」育人,「艺术」育人,从空间环境延展到精神环境,美学的课堂无处不在。
家庭美育是什么?
家庭美育是美育的起点。家庭美育: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给予美的教育”。家庭美育,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衣食住行不一而足。家庭美育的培养,离不开家人与生活,目之所及的物质环境、心思所想的精神氛围都是美育的一部分。
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奇心,
喜欢探索未知的科技世界,
并用他们奇特的
想象力和天真的描绘方法,
去勾勒出内心中的科幻场景。
美国的教育家罗恩菲得告诉我们,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艺术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引导和鼓励是家庭美育的关键。
绘画过程中孩子始终保持放松的状态,让心中想法缓缓流出。因为绘画是探索,在探索中你鼓励了她就拥有了表达的自信。
家庭,美育亦是如此。不显山不露水,不功利,不处心积虑。就在亲子时光中,慢慢赐予孩子们一份特殊的礼物,让他们拥有懂得看见美感恩美的眼睛和心灵。
学会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是引导孩子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有利条件。
让孩子接触艺术教育,不只是为了让他们学习,而是在于借助艺术这种手段,将孩子自由、纯真、富有创造力的天性进一步释放,让孩子去感知生命的自由。
艺术教育,应该是条彩色的通道,为人父母,我们应做的就是陪伴孩子穿越其间,最终抵达孩子内心中最通透、最快乐的那片丰饶之地,让他们愿意倾听自己的内心,珍惜生活的美好,也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认知。
孩子的陪伴是一门艺术
对于所有的家长,伴随着孩子的出生,生活便多了一份活着的意义,也增添了无限的光彩,看着眼前的孩子,我们会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把孩子培养成一位卓越优秀的人,同时寄予无限的希望,为了孩子,我们甚至可以倾尽所有,这便是“望子成龙“之心,于是,孩子的培养方法,我们都希望能够找到最好的:最好的营养、最好的居住环境、最好的玩具、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教育……..然而,我们要说,在所有最好的当中,“陪伴“是最好的方法。
陪伴是一种珍惜、叫不离不弃;
陪伴是一种真情、叫默默守护;
陪伴是一种永恒、叫白头偕老。
陪伴是爱的主动、爱的实际行动。
陪伴是人生的意义。
陪伴是我们给与孩子的最好礼物。
在陪伴的过程中,美的内涵是出发点、是方法、也是终点,艺术的感受、体验、表达、创造与审美贯穿其中。
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美育陪伴?
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家庭美育不但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而且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在未来的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不但拥有强而有力的竞争力,而且多了幸福的敏感度。而能够获得幸福,并有足够的能力在未来的世界立足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得到的吗?
家庭美育陪伴,并非家庭美育教学,孩子们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要懂得在陪伴的过程中与孩子共情,在审美的路上我们和孩子是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我们应该做的:
用心,去看见每一个不一样的生命,
给予每一份不一样的支持。